江苏海安:落实修改后民诉法倾力服务民生(2)

江苏海安:落实修改后民诉法倾力服务民生(2)

珍惜与群众“打一回交道”的机会

调查中发现的一个细节引

起了检察官的注意,就在章盛华服刑前,一个名叫严镇海的人把章盛华告上法庭,要求其归还200万元欠款,二人达成调解后,严镇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虽把上述房产查封了,但是章盛华的妻子和孩子却一直住在里面没有搬出。章盛华与严镇海之间的诉讼会不会是一起逃避退赃的虚假诉讼? 

为尽快查清事实,检察干警首先到当地法院调取卷宗,并向承办法官详细了解涉及章盛华的所有诉讼。同时,还将章盛华给严镇海写的3张合计200万元的借条送到江苏省有关部门鉴定。根据严镇海诉讼时提供的多张银行取款凭条,到相关银行查询交易明细,并实地查看被查封的房产。在外围取得一定的真凭实据后,又向正在服刑的章盛华核实情况,并询问严镇海和作为担保人的章盛华的妻子。经过多方核实,章盛华与严镇海恶意串通、制造虚假诉讼的事实终于水落石出。目前,法院已依照法定程序将解封的房产重新执行分配给被骗群众。

依法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

“没有跟教职员工商量,校长就私自把学校转让出去了,我们现在连基本的生活收入都没了着落。”年初,海安商业学校一名员工向海安县检察院反映了这一情况。 

检察干警调研发现,2010年9月,海安商校校长徐虎(化名)在未征得上级主管部门及全校教职员工的同意,也未经评估拍卖的情况下,便将原属于事业单位的海安商业学校全部转让给南通市一家公司。后因学校房屋等资产问题没有办成过户手续,南通的公司便向海安县法院提起诉讼。 

该院民行科干警审查认为,徐某私自转让本属于国有资产的海安商校,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学校因产权转让问题已停止招生近三年,导致学校教职员工因未能得到妥善安置,已无正常收入来源。检察机关随即向当地有关部门进行通报,提出维稳、维权等检察建议。同时,积极向学校教职员工开展了法律、政策宣讲和思想疏导工作,还与学校所在的社区取得联系,建议他们积极做好职工安抚与稳控工作。 

经过努力,相关行政部门已于近期重新协调解决了学校产权转让等事宜,海安商业学校的教职员工对检察机关的工作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