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和培育13亿人心里的中华文化基因 (2)

唤醒和培育13亿人心里的中华文化基因 (2)

必须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到理论的高度,“上学而下潜”

冯俊:您给我们提出很新的观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文化。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5000年文明史的一种逻辑的延续。由此,我想到了西方近几年来提出的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今天讲的文化就讲文化软实力,约瑟夫·奈本人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讲过课,我也接待过他,他是站在美国的立场来讲的。他说如果给目前的文化软实力来打分的话,美国是最高的,可以打90分,他给中国打分打了60分,您怎么看他这个观点?

许嘉璐:首先,我认为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是多义的,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力量的力,它有权力的意思在内,这权力是对外的,其立足点是美国只靠航空母舰不行,还需要靠文化,靠美国价值观输出的润物无声,这同杜勒斯和希拉里是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决定了他的价值取向。而我们说的软实力是什么?就是历史的无穷力量,文化的无穷力量。

第二,我不同意他的打分。我认为美国软实力的影响超过90分,而我们不到60分。他对中国的打分有点奉承的成分在内。我们的文化之力还没有发挥出来。

我现在就在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工作,一个项目是“尼山论坛”,一个项目是孔子学院。我认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要“一体两翼”。一体就是中国文化的理念,包括伦理,一翼是中医,一翼是茶叶。中医现在这个翅膀比较硬,茶叶需要扶植。现在世界上办了四所中医孔子学院,又办了一所茶文化孔子学院。书画、京戏、变脸、少林……是鸟身上的羽毛,没有两个翅膀很难飞起来,没有羽毛也飞不起来。只有中医和茶全面地、系统地从哲学到伦理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和心,是最切身的,因而其中的奥妙容易被接受。

冯俊:现在全世界有122个国家建了443所孔子学院。现在还有几百所外国的大学排队。那么,您认为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当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现在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许嘉璐: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唯一的综合文化交流平台。世界上一些知名人士、知名组织、著名学者的评价是: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被他们主流社会接受的产品”。

它成功的秘诀在哪里?秘诀就在于没有秘诀,一切都是公开的。首先要合作。两国的高校、中学、小学合作,在中学、小学里建孔子课堂,现在有665家,在美国就有100多家。孔子学院总部给予经济支持,一般来说欧美的学校他们配的资金是一倍、两倍,最高是十几倍于我,发展中国家比较好的1∶1配,贫困国家则不需要配资金,我们援外。而这么大的事业只用了国外修建4公里高速公路的钱。另外,因为是合作,所以它就本土化了,这过程中,主权在我,因为要签合同,必须由汉办批准。但是如何进行教学,则以外方为主。外国人了解他们的学生。

现在世界上大学有一个趋向是加强国际化,他们认为如果不能和中国的文化进行高密度交流的话,就不够国际化,因此都把办孔子学院当成它进一步国际化的一项举措。另一个趋向是社区化,而孔子学院是和社区交融的最好平台。

孔子学院发展势头非常好,申请的非常多,我们到2015年就可以完成550所。英国要求在2015年之前,所有中学要开汉语课。泰国的教育部已经制订了计划,全国的中小学要把汉语课作为必修课。在法国很多学校已经把汉语作为必修课,美国已经成为第三外语。因此,总体上看,我认为孔子学院事业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了。第一阶段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像下围棋一样先布局,占角,接下来当然要生根,靠什么生根?汉语。每个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必须教汉语。但语言只是工具,现在第二阶段开始了,应该慢慢转变到以文化介绍为主。

不过问题来了,我们派谁出去?像爱丁堡大学,不是让你去教汉语,教书法,而是让你用英语讲述中国的文化。可是如果我们的老师和中方院长中华文化修养不够,如何去很好传播中华文化呢?还有一个障碍,就是我们学者的外语还不能适应教学需要,尤其缺少小语种的人才;同时需要学会适合不同国别人们接受的方式、方法,这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中华文化必须走出去,这既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现在也是最好的契机

冯俊:我们学院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给世界上123个国家培训官员。当然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分量不大,主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甚至我们党的建设,让外国官员了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一些理念、经验和做法。前年到我们学校来学习的外国班是38个,学员来自96个国家,我们是用14种语言进行教学,我本人也用英语讲过“孔子的儒家伦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用英语讲过十八大精神。去年来我们学院学习的外国班是34个,三分之一以上的学员是外国的部级以上的官员。我想我们做的这个工作跟孔子学院能不能有点横向的交叉?

许嘉璐:当然可以。我想孔子学院的文化走出去与中浦院的国际性建设工作是殊途同归的。当然,讲传统文化不一定是你们的强项,但是你们能够像习总书记去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到的,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可以依托你们学校的资源优势,用外语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你们的专家可以到孔子学院去教学、讲演;孔子学院的专家也可以走进中浦院,说不定会有孔子学院的结业生过来学习。

冯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吸收国外文化精髓,也需要将自身优势和特色传递出去。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文化交流环境,也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比如,就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而言,这个载体我想既能够传承文脉,又有时代的气息,才能把大家吸引过来。您就曾经提出“传统文化嘉年华”这么一个概念。如果太复古,像所谓的“传统文化保护村”搞的那一套,穿长褂,戴瓜皮帽,任何现代工具都不能用,不准看电视,甚至不能刷牙……于是人们只有敬而远之;但是太洋派了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如何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真是一篇需要精心谋划的大文章。

许嘉璐: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时也经常碰到,就是要解决好话语转换的问题。

我举一个碰到的实际例子,老师给外国孩子讲孔融让梨,好事吧?但全班反对。说孔融把大的给哥哥是不平等,违背了他个人的权利等等,提出了很多西方理念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是通晓外语,还要深谙那国的文化和心理。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缺的。

中华文化必须走出去,这既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现在也是最好的契机。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中国的智慧不但可以解决社会的问题,更根本的是它解决人心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是人心问题的集中反射。而且西方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举出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当今西方科技最新发展获得的成果,常常与中国古老的哲学和理念暗合。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当下、关注世界、关注未来。

要想开掘研究好传统文化,而且要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那就必须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提高到形上学的高度。中国的形上学在宋代达到高峰,可是我们的形上学从来不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狭小的专业性的学问,研究了形上,还要回到人间。孔夫子说“下学而上达”,我领会就是从现象界最后走到形上界认识它的根本规律。我想添一句,叫“上达而下潜”,也就是从形上要回到人间,指导人间的生活。而我们这种“下学而上达”,以及“上达而下潜”,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应该说潜藏在、隐伏在13亿人每个人的心里。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上学而下潜”,不带宗教色彩地去唤醒这些基因,培育这些基因。嘉年华也好,文化庙会也好,不过就是“下潜”而受人们喜爱的群体活动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活起来是什么?就是让它真正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一种文化只有在寻常百姓家,在每个人的心里,在大街小巷遇到的人和人之间,它才活着。我相信根据总书记的这个指示,实现了这三个“活起来”,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