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不作为就追责

福建:不作为就追责

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地方组织开展治庸问责专项整治行动,对为官不为的庸官进行问责,做到不求作为就追责。

应该说,这些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岗位不在状态,丢官乃咎由自取。但这只是一个逗号,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百姓拍手称快。但是,在一些地方,仍有个别干部不在状态,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一心想当太平官,百姓深恶痛绝。

不在状态的根源何在?有的干部只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甚至是副业,只求无过,不求有功;有的干部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以前有灰色收入,工作又轻松,如今正常的回归正常,异常的失去空间,却一时不习惯;有的干部工作顺时、进步期间在状态,遇到挫折、进步无望就得过且过。

个别干部长期不在状态,至少说明选人出了问题,管理出了问题,监督出了问题。从长远来看,只处理当事人还不够,还应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焦裕禄是怎么去世的?兰考人说他是为工作累死的。

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追求,更决定着事业成败。在状态,意味着要恪尽职守,强化担当,有所坚守,有所舍弃,真干而不假干,实干而不虚干。不在状态、不作为,就应提醒、教育,直至走人。

如何辨别干部是否在状态?让人民来监督,在阳光下考核。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