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仿佛是治国理政的“牛鼻子”

公平正义仿佛是治国理政的“牛鼻子”

公平正义是人类一直孜孜以求的美德和理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说:正义是比任何黄金都贵重的东西。十八大文件要求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们对不同情况下的利益关系的一种判断。美国学者博登海默说:正义具有一张普罗透斯式的脸,随时准备呈现不同的面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对于何谓公平正义有着不同的认识。

判断就得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分配问题,凯尔森说:正义之所以需要,正因为存在利益之间的相互冲突,没有利益的冲突,就没有正义的需要。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思想上的认识问题,在辞海缩影本第1363页,正义指的是“公正的道理”,这道理就与人们的主观认识有关。因此,公平正义既是现实利益的分配关系,也是人们的观念形态。

公平正义是利益博弈的结果,是对立统一规律中统一的表征,它体现了“和”的价值。统一、合、和而不同、和为贵,和谐方可搞建设,安居才可乐业。“致中和,天地位也,万物育也(中庸)”。它意味着大多数社会成员已认同或可以认同为公正的制度。

它是人们追求的各种价值的总代表(柏拉图:正义是一切美德的特性);谚语“有理走遍天下”,正义(实体的、程序的)是“理”的集中体现,是治国理政的“牛鼻子”(所以是希腊的先贤们讨论的首要问题,也是孔孟等中国的先贤们讨论的首要问题,即:仁义问题,义利问题)。

公平正义仿佛是治国安邦的“牛鼻子”,在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以缓和矛盾,治国安邦。而公平正义更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始终贯穿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批判,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期盼。

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时代的实际、国情、民情的实际出发,既解决实际的利益关系,即民生问题;也必须重视解决人们的价值观、正义观问题。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实践的经验、教训生动地证明了的,是多年的经验,我们已经找到了在中国实现公平正义之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从民生和价值观(正义观)两个方面,有实有虚、虚实结合地抓住公平正义这个“牛鼻子”,实际上也就是抓住了如何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如何适合经济基础这个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断从制度、机制和观念、文化两方面,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核心和生命),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执政党自身的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奋斗不懈,是我国人民,也是法学界、法律界的神圣使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