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提升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物质贫穷不能实现中国梦。只有把物质文明建设发展上去,中国梦的实现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还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空虚也不能实现中国梦。精神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离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全面,可能会遭遇挫折。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所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个历史进程中,不但要摆脱物质空虚,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摆脱精神空虚,切实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目标建设好,这是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扩大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文化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当今的社会和家庭越来越重视生活的文化含量,人们的文化品位在提高,主体意识在增强,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文化需求呈现出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这些情况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扩大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期实现中国梦的总体目标。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