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
五合村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早日实现.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在座的各位村党员干部。
(1)要善于谋划本村的发展思路。思路出效益.好的思路能使一个村发生深刻的变化。村级干部是本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本村经济社会建设如何.村民能否致富奔小康.与村级党员干部关系甚大。因此.村级党员干部要在谋划本村的发展思路上体现先进性。谋划的思路越正确.本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越快.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体现得越好。
(2)强化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当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使本村农民富裕起来.一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千方百计为本村村民生产生活排忧解难.例如.农民缺乏生产资金.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扶持政策.为群众办理低息小额贷款.村民缺乏生产技术.党员干部要及时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使群众掌握一两项能够致富的技能;群众缺信息.党员干部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泛搜集市场信息.引导群众组织生产和销售.村民需要组织起来走向市场.党员干部就要引导群众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二是要优化本村的发展环境.为村民致富和村里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村级党员干部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千方百计改善本村基础设施.本村发展环境越好.服务村民做得越出色.生产就会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就会迈得越快。
3、反映农民愿望、维护农民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能不能代表和维护发民群众的利益.是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村级党员干部应该做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关心群众冷暖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模范。
(1)知民情——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村级党员干部处在党的工作的最基层.工作生活在农民群众之中。但如果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对农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即使身在农民之中.也不一定能把握农民的心思和愿望。所以.村级党员干部要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不仅需要身入.而且需要心入.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拉家常、问冷暖.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烦什么。
(2)解民忧——解决群众所急所难。知民情是为了解民忧。党员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就要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切实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要更多地关心和帮助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村级党员干部要经常到群众的家中走一走、看一看.对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要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
(3)帮民富——实现群众所思所盼。目前.农民群众最大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致富奔小康。所以.一心一意谋发展.帮助群众找准致富的门路.是村级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最生动、具体的体现。村级党员干部要引导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的致富途径和项目。对农民群众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给予帮助解决。
4、坚持清正廉洁、维护公平正义。坚持清正廉洁、维护公平正义.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村级党员干部常年同农民群众打交道.农民群众看我们党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要看身边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做到了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因此.村级党员干部只有在工作中做到廉洁自律、不谋私利.在处理问题时坚持公平公正.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进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妥善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一要稳住自己的心。二要管住自己的嘴。村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摒弃“吃喝是小事”的错误观念.管住自己的嘴.三要管住自己的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钱财.村级党员干部要能够管得住自己的手脚.集体的钱物一分一厘都不能拿.不该沾的光一点也不能沾。
(2)公道正派.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一要做到村务公开、民主。二要坚持正义、公平。村级党员干部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难度很大.也往往会得罪一些人.甚至包括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这就要求村级党员干部在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必须坚持正义和公平.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和村规民约办事.在涉及群众利益和自身利益的问题上.村干部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不能搞亲亲疏疏、“政策倾斜”.更不能利用工作之便.先已后人.优亲厚友。
(二)农村无职党员
农村无职党员是指没有在村级组织中担任职务的一般党员。
当前,一些无职党员认为自己无职无权.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党员意识淡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就要强自己的党员意识.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最根本的条件。那么.农村党员如何增强党员意识呢?
第一,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党的宗旨是党章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农村党员要增强宗旨意识.就要勤于学习.特别是要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增强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在生产生活中乐于吃苦、甘于奉献.时刻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
第二,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党员意识的核心。农村党员作为农民中的先进分子.理应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广大农村党员要意识到自己的这份责任.在生产生活中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处处走在群众的前边。要自觉地担负起宣传、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责任.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章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农村无职党员要做党和国家政策的模范执行者。首先要带头执行党的政策。党员只有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才能在群众中产生感召力.从而带动群众执行政策。其次要创造性地执行政策。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必须切合当地实际。无职党员要协助村级党员干部认真分析本村的具体情况.创造性执行政策.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要自觉地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推动农民提高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要担负起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责任.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及时发现和把握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协助村三委将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三,增强自律意识。自律意识是党员意识的重要方面。农村党员要自觉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和党的纪律规范去做.不做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不符合党员身份的话.不做不符合党员身份的事.要知进知退.在和群众发生利益冲突时要懂得谦让.在与群众产生矛盾时要懂得退让.要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不搞封建迷信.不参与赌博.带头移风易俗.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