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本色 (3)

永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本色 (3)

利器今天用,明天不用,照样会生锈。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应牢固树立经常用长期用的思想,真正使之长效化常态化。对此,关键是要通过建章立制,构筑有利于敢批敢评、善批会评、真批实评的大环境。

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一种导向。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既需要思想觉悟,也需要制度保障。我们已经有不少严肃党内生活包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面的制度性规定,要倍加珍视、继续执行好落实好。要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度,以及问责追究制度等。还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能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检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条硬杠杠。

让批评和自我批评化为一种胸怀。容得下尖锐的批评,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是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政治担当。“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一个政党如果长期听不到批评的声音,就会对潜在性、苗头性的问题麻痹懈怠乃至纵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为批评而纠结、为私念而批评的人,必然经常处于患得患失之中,是谈不上有什么宽阔胸襟的。而一个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思想高尚,胸怀磊落,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依归,才能随时、坦白、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融为一种习惯。优良的作风对个体是一种选择,对群体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氛围的营造、风尚的引导、规制的塑形。要认真贯彻党章规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鼓励讲真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要大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风气,使大家感到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党内生活的习惯。经常性地开展认真的而不是走形式的、积极的而不是敷衍的、健康的而不是庸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经常受到教育警醒、得到完善提高,真正使党的这一优良传统成为我们党最具活力的“生命要素”。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