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国际合作可先行先试(2)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连着亚太经济圈,向西通向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干线和支线途经28个国家,共计拥有200项世界遗产。

旅游国际合作尚存三大瓶颈

与会专家普遍反映,受政治、经济等因素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旅游业大多处于发展初期,发展程度较低,推动旅游国际合作尚需突破诸多瓶颈。

2

(图片说明:丝绸之路遗产点——中国新疆苏巴什佛寺遗址。)

首先,旅游安全成为丝绸之路旅游业振兴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受政治博弈、宗教冲突、局部战争等因素影响,丝绸之路主干线部分国家社会动荡不安,导致丝绸之路各国旅游业大幅波动。

阿富汗信息文化部副部长古拉姆•纳比坦言,内乱以前,阿富汗旅游业收入是其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刺激当地市场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阿富汗的国内经济出现复苏,但旅游业受战乱影响却没有类似增长。“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旅游业和国内经济增长同步,阿富汗的旅游业已与经济增长模式脱钩,其出入境旅游人数不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需求,而是国内的安全形势。”

其次,签证通关问题是阻碍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因素。丝路沿线部分国家出入境政策、海关边检、旅游签证获取差异较大,不利于丝绸之路跨国无障碍旅游。

蒙古国文化体育部副部长图门扎尔噶勒认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应当加强合作,采用创新的模式,协商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的障碍,推进各国旅游业发展,打造“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品牌。蒙古国目前向42个国家公民开放免签访问。“蒙古国有7个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其中3个口岸在新疆,5个在内蒙古。目前我们正在着力推进签证办理便利化相关工作,希望解决旅游业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图门扎尔噶勒说。

第三,旅游产品单一,市场配套与旅游市场需求仍存较大差距。丝绸之路主干线一些国家旅游产业要素不完善,尤其是中亚五国目前旅游服务及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客源市场多样,以观光游客为主,其次以宗教朝觐、商务、度假游客为主。但目前大多数国家均为低端观光旅游产品,线路产品单一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和旅游部旅游局副局长乌苏巴利耶夫•马克萨特说,“在伟大的丝绸之路上发展旅游,亟须解决通关政策、公路基础设施以及拓展创新旅游产品等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