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全省各地在实践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形成的做法和经验务实管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乾县开展的“千帮千”活动,就是围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保基本、兜底线,关爱弱势群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紫阳县探索形成的“五个一”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把问政、联系、服务、增收、用人相结合,其实质是按民意决策,给群众方便,替百姓解忧,帮群众致富,看口碑用人,从工作方法层面破解了当前群众工作的一些难题,体现了务实干事、敢于担当的作风。
为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基层党建工作要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探索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途径、方式和方法,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要让群众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商南县的广场问政,不仅是问政于民的好形式,也是为民服务的有效载体。山阳县实施的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干部的责任,让群众办事不再跑冤枉路,有效防止了办事环节上出现的吃拿卡要等问题,从制度层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长效——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问题,但具体问题反复出现,就应从体制机制上去研究解决,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要及时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总结,使其能长期发挥作用。铜川设立党代表工作室的做法,为党代表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搭建了有效平台,为解决党代表发挥作用“一次性”的问题做出了有益探索。渭滨区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开展自愿服务,既破解了基层社会治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又解决了在职党员8小时之外监管缺失、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这些可学习、可复制、可坚持的做法,全都具有长效性。
纪念建党93周年之际,我省专门召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讨交流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地基层党建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提升、推广展示,这是深入推进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进一步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会议指出,既要在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特别是结合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认真学习借鉴、全面推广运用好这些经验和做法,使全省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又要强化改革创新思维,紧紧围绕今年全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新任务,把握“三大规律”,破解“八大难题”,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努力提升全省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