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理论品格(2)

中国共产党历史观的理论品格(2)

坚持继承性、进步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这一点,与“历史性、现实性与未来性相统一”、“整体性、连贯性与长远性相统一”等密切相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人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当时的时代产物,距今已经150多年,已经不适应当下了;毛泽东执政理论是与计划经济时代相适应的,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了。更有甚者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是“劳动人民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今天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是“和谐哲学”、“建设哲学”因此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哲学”、“斗争哲学”已经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了,需要对此进行抛弃,甚至批判。实际上,这是一种割裂历史、割裂先后、割裂发展的极为有害的观点。对我们党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不能丢,唯物史观与群众观不能丢,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基础与立身之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但传统马克思主义对旧社会的解释力依然强大,其所揭露批判的现象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具有强大的警示作用。对此,我们必须理性地、客观地看待,既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方法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群众观,建立强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还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方法论。从政治立场与思想观点看,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客观性,习惯于主观臆断地解释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习惯于用支流否定主流、用细节否定趋势、用部分否定整体、用个别否定一般。同时,还需要警惕现实虚无主义与未来悲观主义,避免将现实说得一无是处、对未来悲观失望。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现实虚无主义、未来悲观主义等,都会消解对民族复兴的自信心,消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自信心。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还必须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论。对此,西方思想家迪尔凯姆说得好:“要想超越事实,在事实之外去理解和指导事实,只能把事实看成是不合理的东西才行。如果事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那对科学和实践来说就足够了:因为对科学来说,这时没有理由在事实的外部去探求其存在的理由了;因为对实践来说,事实的有利价值就是其存在的理由之一。”总之,研究中共党史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必须尊重中国国情、党情与历史,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与现实,尊重其客观性与现实性,把近现代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来研究。否则,简单套用西方的历史分析框架来分析中共党史,只能得出符合西方逻辑、西方价值判断的历史观;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及其方法”与“和谐社会理论及其方法”、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与“建设史”、党的历史与现实等人为地对立起来,只能得出不科学的结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群众观,用适合中国国情、社会生态与历史传统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共党史,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价值判断的、强有力的历史观。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党的工作作风与群众关系研究”首席专家、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