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字子毅,祖籍江苏,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著名的青年运动领袖。1918年毕业于中华大学哲学系。“五四”运动期间为武汉地区主要领导者。1920年10月发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有关译文,并在《少年中国》上发表《论社会主义》。同时受陈独秀之托翻译了考茨基的《阶级争斗》。1921年在湖北参与成立共存社。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8月当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与邓中夏等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并任上海大学教授。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1926年1月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在会上发言谴责西山会议派。会后,留广州工作。5月,担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并任中共党团书记。1927年1月奉调武汉,主持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工作。
1927年7月抵达九江,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失败后转移香港,从事秘密工作,并继续负责编辑《红旗》杂志。1928年秋奉调上海,担任党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30年4月上旬回上海,因批评李立三遭报复,被撤除中央职务。5月6日被捕,蒋介石派人劝降失败后,下令立即就地枪决。1931年4月于狱中就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