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孔孟就提出“富而无骄”、“富则见义”的观念。骄奢淫逸、无度挥霍绝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矫正观念、纠正行为、调正方向是政府和社会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其一,要确立文明、健康的享乐观。物质财富多了,可以使人过得幸福、快乐,但“挥金如土”未必给人带来幸福和安宁。那些热衷于炫耀各种奢侈消费却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虽然在物质上锦衣华服,在精神上却依旧衣衫褴褛,不可能真正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同。用挥霍奢侈意识浸淫的灵魂里,人的伦理、道德、精神、情操、人品等一切神圣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在一种阴暗心理笼罩下,日子过得怎能幸福快乐?再说,追求奢侈就要攫取,攫取就会不择手段,就有可能走向犯罪的深渊,此类例子并不少见。其二,要建立完善的政府税收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决定的分配机制,不可避免地会拉大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客观上要求通过税收调节,缩小这种收入差距。目前,我国的课税制度既没按收入,也没按财产,更没按消费,亟待统筹完善,真正让征税机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平衡机制,充分发挥好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其三,培养“富二代”谦卑自律的人生态度。对比欧美发达国家,在培养“富二代”方面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为了不让“富二代”坑爹,他们普遍采取的方针是“富孩子穷养”,社会主流价值观也不会认同花父母钱的富二代。千万富翁中有55%都将送孩子上公立中学,要求孩子通过修剪草坪、假期打工等劳动来满足自己的愿望,让孩子从小养成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形成独立的人格,懂得谦卑、自律,追求上进,塑造多元化、多样化的价值观。很多人眼中的坏女孩帕丽斯·希尔顿,其实也是一个掌管多家时尚企业的女商人,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运营了一家摩托车队,设计了多种时尚产品,拍摄过十几部电影,出过唱片和书。事实上,她的爷爷巴伦·希尔顿早在2007年就把整个家族97%的财产捐献给了慈善机构。我们的富豪们,是时候该认真思索一下,财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后代应该何去何从。
如果说“挥金如土”是一种奢侈浪费,它挥霍的只是个人金钱,那么近年悄然出现的“挥土如金”现象,不仅仅只是浪费个人财富,更是对象黄金一样稀缺的土地财富的浪费,这是对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无度挥霍,这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法制层面的问题。
此风缘起已无从考究,最先引起轰动的是网易办的养猪场。2009年,高调宣布投资养猪业,圈占1200亩土地试图为中国探索“第三代养猪模式”。但五年过去了,曾经的誓言变成了口号,五年间,总共只有400头猪在养,还只能争取100多头在2013年年底出栏供试吃。平均一头猪占地竟达2000平方米,这可能是史上最牛的“猪豪宅”。之后,此风渐长。京东商城圈地5000亩种无农药无污染的大米,三年间产出的大米也仅供亲友和员工吃。广东天地食品集团斥资2亿元,在江门新会圈地3000亩,搞养猪和旅游生态农业。河南某企业整个圈了一个乡镇的几万亩土地,把农民挤出去,声言要建设现代农业。北京一地产大鳄在陕西渭南建设“黄河国际食品产业基地”,投资10亿元,圈地10万亩养猪。更有甚者,沈阳某富豪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开挖护城河,修建围墙,圈占村集体土地千余亩修建“土豪大院”。上述圈地已成风潮,席卷全国,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此类赶时髦者大体有五种心态:一是求时尚“玩农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召开的“现代农业的破局与升级”论坛上,各位企业家的鼓动,农业似乎成了越来越时髦的行业,仿佛你不沾农业就落伍了,不弄块土地玩玩就掉队了。一些富豪们觉得“挥金如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炫富心态,要标新立异,争做时代潮流的弄潮儿,“挥土如金”便成了他们的新型炫富方式。圈内流传一句话,“手里没有几千亩地,就在同行面前觉得没面子”。玩农业、圈土地已经上升到面子问题,当然令人趋之若鹜,“不用扬鞭自奋蹄”了。社会上称当今富豪为“土豪”,从这种行为里可以看出是“土”得名副其实,“土”得货真价实。二是想探索但力不从心。一些富豪行为初衷是想为食品安全探索新路子,但随着实践的深入,他们发现对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自身并不具备现代种养业能力,圈占了土地又无力经营,导致大量的土地荒废。三是只为满足“小众需求”。如近些年出现的褚橙、柳桃和潘苹果等,他们只是在为高端消费创造需求,虽在一定层面上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的产品仅仅只是满足小众的高端需求,难以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毕竟大量的土地资源主要是用以保证大众的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四是暗度陈仓,伺机改变用途。有的明里打着发展现代农业的旗号,表面上种一些不讲经济效益的农作物,暗里却窥测时机,采取各种手段,逐渐实现“非粮化”、进而“非农化”的目的。五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囤积居奇。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只会越用越少,价值越来越高,一些人利用闲钱圈占土地,根本就没打算从事农业经营,目的在于坐等土地升值,以期待从中获取暴利。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依托,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永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中国人均耕地1.52亩,是美国的十三分之一,加拿大的十八分之一,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在世界排名126位以后,连比我们还穷的印度,人均耕地也是我们的1.2倍。我们比美国多十亿人,而美国则比我们多十亿亩耕地。巨大的反差昭示我们必须树立“寸土寸金”的理念。中央要求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的饭碗里必须要装自己的粮食,一再强调要确保耕地红线,并且采取古今中外最严厉的政策,防范乱占耕地,但富豪们财大气粗,不管政策多严厉,照样圈占着如黄金般珍贵的土地资源,而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按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要求,对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建立严格的农地经营的准入与退出监管制度。从制度上防止某些企业以发展农业的名义乱圈乱占土地。尤其要杜绝一些企业在租赁的土地上盖别墅、建度假村,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形成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并建立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政策执行到位。作为富豪自身应学会合理慎重支配财富。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富豪们,应将财富投入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每个人的知识、精力是有限的,要支持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大可不必亲自动手,可以选择一些农业知识丰富、农业技能娴熟、创业激情旺盛的个人或者团队,发挥自己资金雄厚和市场经验丰富的优势,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就像李开复博士创办的创新工场那样,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以养殖业见长的泰国正大集团、联想旗下的佳沃集团也都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和尝试。这样既可发挥富豪们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也可弥补农业知识不足的劣势;即可让珍贵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又可让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富豪们需明白,种地是农民的事,工商资本到农村去只应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为农服务的服务业以及适合工厂化生产的种养业,不应与农民争种大田作物。“老板”一旦挤了“老乡”去种地,地是种不好的,这是古今中外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只有家庭经营才是农业经营的主体、主导和主力,美国家庭农场占农业经营主体的86%,整个欧盟平均占88%。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生产力还不发达的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农村大国,更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当今社会,人们评论富豪已经不只是关注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更关注他如何对待和使用财富,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事实上,已有一些先富者投巨资兴办各种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带领更多人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比如“希望工程”的发起人徐永光、公开宣布“裸捐”的中国首善陈光标等,他们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和以创业为荣的职业道德实践着一个“上半夜想自己,下半夜想别人”的财富观。“自尊自律自明敢担当”的“贵族精神”应成为中国新富的座右铭。自尊即塑造自己的独立人格,不为世俗左右;自律即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规守矩;自明即始终清楚自己所处位置,不断学习奋进防落伍;敢担当即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两次世界大战,英国600多万参战人员死亡率20%多,而著名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参战死亡率高达40%多,伊顿公学学生参战皆为军官,死亡率应大大低于普通战士,他们的敢担当由此可见一斑。贵族精神赢得社会的普遍尊重关键就在于此。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对贵族精神大加批判,是因为我们找错了贵族精神的对立项,其对立项不是平民百姓而是流氓痞子。今天应让这一人类精神金字塔塔尖的宝贵财富重放异彩,这才是中国新富们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新富们应清醒的认识到,面对中国地少人多且贫困人口仍高居世界第二的现实国情,大量圈占土地而不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不代表有面子,还会成为社会诟病的口实。
人们常说赚钱难,但懂得将钱用在最恰当的地方更难。社会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告诉富人,尽管你的钱来路正当,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有些“为”是对人类的犯罪。你拥有十几甚至几十辆名车是有原罪的;你拥有上千甚至几千平方米的豪宅是有原罪的;你拥有几百双鞋子、几百条裙子是有原罪的;你拥有数千亩、上万亩土地而不产生效益也是有原罪的。人类维持生命的物质只有阳光、空气、水和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其他全是奢侈品。我们期待中国的富豪们成长成熟觉悟觉醒起来,把追求企业利润与担当社会责任都置于重要位置,将“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转换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引领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让“挥金如土”和“挥土如金”的现象渐渐远去。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号:12&ZD0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