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业承载平台。一是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支持开发区建设科教研发、投融资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和商务平台。二是推进省级工业园区区划调整、优化升级,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创业环境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程度高、土地集约利用好的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产业基础扎实、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带动能力强的园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允许经济外向度较高、出口加工贸易活跃、口岸配套功能基本完善的园区,申请设立国家出口加工区;对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集聚度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的省级产业基地,支持其申请设立省级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三是搭建内、外经贸平台。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分工,积极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加快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和九江临港经济区,打造昌九扩大开放试验区,全力支持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以深度对接国内外市场、扩大资源配置的范围和能力;鼓励和推动外国政府、国际机构、商贸协会组织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等来赣设立代表处或办事机构,依托国家驻外经贸促进机构,搭建招商平台。
提升区域互动合作水平。当务之急要从国家层面创新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打破长江经济带内各省市的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共同市场,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推动区域之间的合作、协作、产业对接,实现互利共赢。各省市应抓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区域合作机制。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欠发达省份,我省必须强化与长江流域省市合作,加强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加强与长江流域主要城市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江西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在产业园区、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产业、项目、交通等方面对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和资源充分共享、高效流动、优化配置,推动沿江省市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共建。
(作者系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