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拐点阶段”,同时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为应对此轮经济调整,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从政策投放的手法、力度、涵盖面和持续性来看,此轮调控与以往明显不同,呈现出微调、定向、组合拳和前瞻性的特点。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微刺激”手段,突出反映了国家稳增长兼顾改革的目的,即在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的同时,通过有节制和有针对性的政府直接政策支持来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稳健运行,以此将短期增长与长期改革相结合,挖掘改革的长期增长效应。从执行效果来看,去年的“钱荒”、今年早期的消费低迷和外需疲软等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已有所减弱,政策的消化情况也较好,规避了以往地毯式大规模刺激带来的投资浪费、产能过剩等问题。
安徽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总体运行在相对较快的轨道上。从安徽经济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来看,兼负中部崛起、进位争先和转型发展的多重任务,在保持短期增长的同时,培育长期增长的动力源泉尤其重要,此轮国家宏观调控将稳增长和长期改革相结合的做法正是我们应该把握的原则。同时,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加大了区域经济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的难度,稳增长必须从内涵提升的角度出发,应当坚持结构调整不放松、淘汰落后产能不放松、提质提效不放松,促使结构调整向着稳增长的方向发展,从结构优化、内涵提升的角度“稳”增长,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内的改革,积极对接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建立全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动力机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