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身:
人人参与谱写创卫篇章
作为一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创卫工作能否深入有序开展,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更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
看着公园路新建的垃圾中转站,市民张女士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小区是露天的垃圾房,一到夏天,蚊蝇乱飞,气味又臭,现在告别了这种现象。如今,生活垃圾得到及时清理,社区巷子的路也比以前好走了,市容市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创卫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熟悉张女士的人都知道,她能讲出这番话有着很深的感触。
张女士在家门口开了间小店,平日里卖些烟酒、零食为生。为了招徕生意,张女士搭建了一个塑料遮阳棚,每天都会将商品摆在店外的显眼位置,占道经营更是家常便饭。
我市创卫工作开始后,社区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到张女士店里做工作,要求她尽快拆除遮阳棚,并停止占道经营行为。面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苦口婆心,张女士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创卫是政府部门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们搞创卫,不能影响我的正常收入。”
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工作人员一边继续耐心做工作,一边劝张女士参加“市民考察团”活动,切身感受创卫给市容市貌带来的改变和市民生活的改善。
2013年12月7日,张女士抱着怀疑的心态登上了“市民考察团”的大巴车。一路下来,一路震撼,看到市容环境、居民生活的今昔巨大反差,张女士非常惭愧。回家后,她主动拆除了遮阳棚,将占道摆放的商品重新搬回了店里。
在部分人眼里,我市一些建成较早的社区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我市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很多社区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他们中的部分人参加了“市民考察团”后,主动参与到创卫大潮中。
创卫刚刚开始时,市民杜军很不理解,也有过抵触情绪。在他看来,很多路边占道经营的摊贩都消失不见,给他的生活造成一些不便。后来,他在邻居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了“市民考察团”。通过几期活动的参与,他切身感受到了创卫带来的好处。看着整洁的路面,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杜军的卫生意识也随之提高,以往乱丢垃圾的他都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面,看到路面有垃圾时,他还会主动将垃圾收集起来倒进垃圾桶。
“创卫不仅扮靓了城市,也改变了市民生活,更让大家对卫生城市有了更多了解。创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什么荣誉,而是通过创卫这一载体,使更多市民明白做文明市民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文明进程。”看着美观整洁的大街小巷,“市民考察团”成员赵开宇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的确,创卫改变的不仅仅是环境,在持续的创卫行动中,从各级领导到社区工作人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投身创卫,让老百姓看到了好作风;从一个烟蒂,一团废纸,一个塑料瓶,怎样投放,在以前都是连想也不想地随手丢弃,现在,大家要看看垃圾箱在哪里,投进去没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