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从广义民主论看当代中国民主发展(4)

河北:从广义民主论看当代中国民主发展(4)

就政治民主而言,其发展成就尤其不应忽视。对此,可通过对政治民主各种具体表现形式的发展情况来认知。其一,就作为一种间接民主形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言,随着改革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地位不断提高,应有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发挥。其二,基于制约行政机关日益扩大的自由裁量权的需要,基于权力与社会协同治理的需要,基于通过对话、协商、交流预先化解各种矛盾的需要,公民的程序性参与民主在当前中国政治实践中发展迅速,已成为现阶段中国民主建设新的生长点。《中国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国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多部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程序性参与有所规定。其三,在当代中国民主发展实践中,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载体的政治公共领域发展之迅速特别引人注目。随着广大民众参与热情的普遍高涨,借助于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迅速发展,民主切切实实地大众化、日常化、普遍化了。每个人只要有条件都可以在政治公共领域表达诉求、发表评论、针砭时弊、揭露不法、保护民权、捍卫公益。近年来,不少改革难题成为热点,众多问题官员被揪出,大量丑恶现象被揭露,事件信息被迅即披露,政治公共领域的民主参与功不可没。其四,在政治民主方面,执政党党内民主与体制内的政治协商民主也在稳步发展。其五,至于作为直接民主形式的普选而言,现阶段中国放开大规模直选的条件并不成熟。在社会矛盾频繁化、社会公平问题凸显的情况下,贸然放开竞争性选举往往会细化、扩大化与强化社会的利益分化与矛盾对立,不但不能实现民主应有的价值,反而会造成巨大的政治与社会动荡。在这方面,他国的经验教训实在太多。而且,在中西政治发展史上,迄今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只要搞大规模普选就能治理好腐败,提高政权的治理能力。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对放开竞争性直选的审慎态度,并不能说明中国整个政治民主都没有任何发展,只能说明中国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合宜的选择。并且,以上对多种民主形式的分析也说明选举民主并非政治民主的唯一形式,民主进步也未必一定要通过放开选举来实现。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