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成长战略下的新举措
为了对夕阳产业及其他传统产业进行更新换代,进而实现技术立国、知识产权立国的目标,日本政府于今年6月份通过了“经济成长战略”。其中,促进科研人员创业、尖端科学技术的产业化、鼓励研究开发型企业的创立便是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说明:6月24日,日本内阁通过修订后的新经济成长战略。图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目前,日本高科技创业企业在国内新创业企业中的比例约为5%,日本政府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扶植措施,在未来5至10几年中将这一比例提升至10%,从而增强日本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具有强大基础研究能力和实际业绩的国立大学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佳选项。
不可否认,虽然日本的国立大学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每年都有很多科研成果问世,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属于基础科研,转化为实用技术并进行商业化生产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存在三大阻力。
首先,“科研成果—实用技术—商业化生产”这一路径的投资回报期大约需要7至15年,是一般风险投资的2到5倍,因此追求投资回报快、效益高的民间风险投资资本对于大学中高科技创业企业进行投资的积极性较低;其次,学校的教授和其他科研人员虽有专业技术和知识,但缺少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创业资金;第三,一般民间企业担心风险过大而懒于涉足基础科研成果的再开发过程。
为此,日本经济产业省与文部科学省决定,采取措施积极撮合产业资本与在基础科研方面具有领先地位和专业特长的大学进行互利合作,大力促进科研技术成果产业化,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经济成长基础的实用技术。与此同时,政府还决定支持国立大学设立自己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和鼓励学校的教授和其他科研人员创业,设立运用自己科研成果的高科技企业。
目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文部科学省正在审核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申报的研究开发型风险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有望在近期获得批准。分析认为,日本国立大学设立研究开发型风险企业创业基金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快基础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的步伐,培育创新企业,提高日本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