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发展、进步与缺失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区市,分别为陕西、重庆、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此外还包括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和吉林延边三个自治州。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71.4%,人口约4亿,GDP却只占不到20%。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是,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落后,西部地区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65%以上,在人均GDP、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消费支出这四个方面均处于全国最低,其中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近年来西部经济虽然增长速度快,但西部地区内部发展却不均衡,比如,今年第一季度西部地区增长10.4%,但青海和宁夏增速却低于全国7.4%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西部地区凭借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在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以及创新开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教育落后、人才缺乏、劳动力流动性差,基础设施落后,投资主体单一且投资实际到位资金不足等原因,虽然西部省份GDP平均增速已于2007年开始全面超过东部省份,但是西部整体人均GDP增长速度却仍然小于中东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相对较差。第二,多种因素导致西部存在规模报酬不变效应,本地创业动力不足,缺乏创新驱动。总之,现有输血式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能很好的驱动西部健康稳定发展,西部发展需要新的更强有力的战略增长点来驱动。
以长江水道“带”动西部发展
李克强总理强调长江经济带“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到2022年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为这个运输体系组成部分的西南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自然会极大得拉动。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进入讨论阶段,年内有望出台。日前,各个地方也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各自的定位规划和建设意见。例如,湖北早在2008年就有了省内的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只不过没有中央政府的统筹安排而已,四川近日也提出了它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战略定位。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还需综合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统一规划,通盘部署,不可割裂。它们可以覆盖80%以上的西部地区,共同构建一个国内与亚欧各国的联通机制。人为割裂开来不仅不利于各个规划之间的协调,还会导致中央与地方的混乱。
第二,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要考虑经济而且要考虑文化差异、民族稳定和地缘政治等因素。要把国际战略目标和国内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结合起来,把经济建设和老龄化、城市化等问题结合起来,把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最终落脚点应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