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蒙古国期间,中蒙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在该联合宣言中,双方高度评价了中蒙煤制气项目对两国发展的深远意义,支持以两国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原则协商推进项目建设。此外,双方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蒙古国矿业部间关于加强煤炭加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预示着未来两国将在煤制气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图片说明:8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兰巴托同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
习近平主席访蒙期间,中蒙双方领导人再次重申了双方进行煤制气合作的重大意义。对中方来说,蒙古的煤制气将为中国提供稳定的气源。对蒙方来说,与中国开展合作将有望重振外资在蒙古的投资。而且,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发展煤制气的国家,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双方合作,将给蒙方发展煤制气带来先进的技术支持。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蒙两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蒙古有能源资源,中国有市场需求,这就决定了我国与蒙古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另外,蒙古政局稳定,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之一,战略安全性较强。此次双方签署能源领域的谅解备忘录,意味着两国将能源合作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合作层面,这将为未来两国能源合作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投资环境。再加上中蒙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已持续多年,未来中蒙能源领域合作的前景必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历史上看,中蒙两国的能源合作具备良好的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