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主席访蒙之前,蒙古矿业部副部长Erdenebulgan Oyun表示,中蒙两国将建设两座煤制气工厂,预计将在2019年投产,其中95%的产量将通过管道运往中国。他还表示,双方在成本和规模等细节问题上还有待于达成共识。
蒙古煤炭资源储量巨大,但本国消化能力却非常小,再加上与我国地理位置毗邻,因此,煤炭贸易一直是中蒙两国能源合作的主角。不过,随着蒙古致力于研究煤制气、煤制油等高附加值产品,两国之间能源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2013年10月,中国石化与蒙古国矿产部签署了关于建设煤制气项目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开启了两国煤制气合作的先河。
(图片说明:8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兰巴托与蒙古国总理阿勒坦呼亚格共同出席中蒙经贸合作回顾展开幕式。)
近几年,受天然气刚性需求拉动,特别是在雾霾天气影响下,我国天然气消费以年均15%的速度快速增长,2013年全年表观消费量近1700亿立方米。国产天然气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需缺口逐年拉大。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我国油气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概况》预计,2014年我国天然气缺口将达136亿立方米。目前形势下,进口天然气已成为填补国内天然气缺口的重要途径。
中蒙之间煤制气项目的不断推进,将在未来几年为我国带来稳定气源,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燃气供需缺口。而且,因中蒙两国毗邻,蒙古的煤制气将通过管道的形式输往我国,避免了海上运输带来的风险,为我国稳定天然气市场供应提供了有效保障。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周边国家布局管道天然气进口。目前进口气源主要来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增加了哈萨克斯坦和缅甸,今年5月又与俄罗斯签署了天然气进口协议。中蒙之间的煤制气合作,符合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需要,对推动我国天然气进口格局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