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活跃基层文化。以文化教育发展年为契机,坚持现代文化引领,加快壮大文化产业综合实力,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全年免费送电影到村60场,保证每个行政村每月至少收看一场红色教育电影。每逢重大节日要组织一次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用现代文化占领基层阵地。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办、乡基层办、各党支部、乡文化站、广播站
(二)推动各级干部转变作风
1、加强宗旨观念教育。要组织开展宗旨观念教育培训,采取党委集中培训、支部分别培训的办法,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站稳群众立场、遵守群众纪律、掌握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教育他们永不懈怠,敢于担当,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教育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人民充满感情,以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做好各项工作。教育他们做群众的贴心人、带头人、主心骨,成为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帜。
责任单位:乡基层办、各党支部
2、完善联系群众制度。建立联系群众“五项”制度。全乡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要纵向到底、各级干部直接联系一批基层群众、各级干部广交一批各民族朋友、基层干部坚守一线,做到所有农牧民群众都有干部联系。结合我县开展的“六深入、六带头”百日集中行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联系点、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助民富、暖民心。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力争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为联系户解决一个以上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责任单位:乡基层办、各党支部
3、强化服务群众工作。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开展大走访、大接访,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强化基层干部“五百”(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服务、强化社会“五小”(解决小难题、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平息小信访、侦破小案件)工作。积极落实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的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 “3311”工程,即:30名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场),300名科级干部联系村队(社区),1000名党员干部联系到户,1万户农牧民(居民)得实惠,每名党员干部要联系10户群众,实现“解民忧、帮民富、保平安、促和谐、谋福祉”的目标。各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作为、主动尽责,主动到位,带头进村入户搞调研,积极宣传**区、地区和县上的有关惠农支农政策,根据村情、户情认真分析优劣势,真心诚意拿出一些有效措施和办法,使一部分村、户在党员干部的帮助下经济发展取得看得见的变化。同时,各级干部要主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深入了解惠民政策、民生工程、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深入细致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责任单位:各党支部
4、健全群众工作“四项”机制。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做到矛盾纠纷一月一排查,每周开好综治工作例会和案件处理协调会,实行干部“一岗双责”;健全基层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健全基层综治维稳协调机制,全面加强乡综治维稳中心队伍建设,整合派出所、武装部、司法所、民族宗教、治安信息员等力量,实行信息报送集合、工作力量整合、职能优势融合,做到矛盾联调、治安联防、事件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健全干部和工作实绩群众测评考核机制,对重点推进的工作和干部实绩的考核,都选择适当时机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坚持民生优先,群众关注什么就测评什么,把深入基层为民服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核范围,列为民主评议党员和群众评议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
责任单位:乡基层办、综治办、武装部、各党支部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