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意的变与不变

北京:民意的变与不变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推出许多新的顶层设计,作出不少新的制度安排,提出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使广大民众抱有新的期待和新的诉求。这种情况下,民意的变化和流动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

民意是整个社会普遍意志和意识的集中展现。从广义上说,民意有时也称作舆论。然而,民意同舆论还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

舆论只是民意的初期形态,是处于表层的群体情绪。民众的所言所行,常常出于情感、心绪的激发而成,理智和理性相对较少,以言相传、以情相染的成分较重。舆论还是变动不居和改变难料的,因而又缺乏稳定性和可测性。朝意夕改,此情彼绪,此事此地一种看法,另一件事和另一地又持一种看法,是常有的情状。一个事件的冲击,可以让一些人冷静下来,又可能让一些人焦躁不已。一个意见领袖的一席话,可能改变一些人的意志,也可能坚定一些人的观点。

民意则不同。民意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易于测知,在一段时间内较少变动。民意充盈着一定时域、地域特定人群甚至多数民众对公共事件、公共政策、公众人物的观察、思考与评价,这种观察、思考与评价常常是理性的、务实的、感情成分少、客观成分多,因而作为民意的这种社会情绪,相对于一般舆论来说,显得厚实、有力、威慑性强。因此,民意比舆论更有威力,对官方的压力也更大。

我们知道,舆论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是某种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公开表露,是实施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深而言之,舆论因此而具备另一个特点,即因不同的社会状况和时势背景而流动、而演变。作为普罗大众舆论积聚和沉淀的民意,这种流动和变化更显著、更突出、更鲜明。流动性,是民意的特点和优点,观察和研究民意,不能不关注民意的变动不居与流动不息。同当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样,中国的民意也处于不断的流动与演变之中。同样,民意中国也处于生生不息的流动与变化之中。今日之民意中国不同于昨日的民意中国,而明日的民意中国,又不会与今日的民意中国相同。为此,我们必须做到,在流动中把握好中国民意和民意中国的变化发展。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