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示范性,要求成人以身作则传递核心价值观。父母和教师是孩子早期教育的真正书写者,他们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只有从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避免他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出现大的偏差。家长和教师应当传导、引领主流价值观,他们要让学生形成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方式,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在人生初年对社会和人生具有一种正面感受,保持一份乐观的认知期待。对孩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了解、评价和引导是每日每时、随时随地的,要注意观察,善于倾听、交流、对话。社会相关部门和学校还要注重在少年儿童周围人群中树立他们可信可学的榜样。
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弥漫性,要求全社会形成教化合力。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广泛而众多,大众传媒这种现代生存空间中无孔不入的弥漫性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相关部门要持之以恒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祛除有害因素。一切大众传媒、文艺界都要本着对下一代负责的精神,坚持有益传播,坚持思想、艺术的正确导向,坚持应有的人文内涵、文化品位和审美格调,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