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情系祖国美好未来 凝聚“五老”特殊优势(3)

天津:情系祖国美好未来 凝聚“五老”特殊优势(3)

摘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广大“五老”在职时贡献卓越,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影响很大。同样一句话,让“五老”来讲,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会更信赖;同样一件事,让“五老”来办,他们会更信任。

二、充分发挥“五老”特殊优势,我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丰硕的实践成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市各级关工委发扬“五老”精神,帮助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突出的实践成果。

一是宣讲化通途。老一辈把一生的感悟,讲给青少年一代,是他们的心愿和责任。市关工委把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织起来,成立了老干部宣讲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后,先后又成立了“老战士宣讲团”“好爸爸、好妈妈宣讲团”“科学传播志愿者宣讲团”“劳动模范宣讲团”等。基层关工委也都相继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宣讲团。他们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采取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开展价值观教育。宣讲团的足迹遍布城乡。我市有各类关爱工作团(组)、宣讲团(组)486个、宣讲员3652名,累计作报告17327场、听众达566.26万人次。目前全市各级宣讲团形成网络,成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是基地作阵地。天津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英雄城市,许多遗迹是历史的“教科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市关工委直接命名的蓟县盘山烈士陵园、邓颖超同志在津参加革命活动旧址——天津觉悟社、大沽炮台遗址等“天津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13个。全市各级关工委参与建立命名200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360余个青少年教育基地,近两年来,开展价值观教育及主题活动累计2万余场,参与青少年累计200多万人次。利用体彩收益资助建立了540余个未成年人快乐营地,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对于青少年价值观养成发挥出重要作用。

三是科普寓启迪。科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钥匙,也是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基础。市关工委与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南大、天大、财大、师大等40名老教授、老科技工作者,撰写了近百篇科普讲稿,在我市大学和部分中学宣讲。与天津市科委、市科技馆等联合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组织老教授、老科技工作者,传播科技知识。近年来,我们表彰了百所科普教育先进单位、300余位先进个人,101名同志获“科技传播之星”荣誉称号,多次邀请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作报告,青年学子与大师面对面的交流,产生心与心的共鸣。

四是活动成课堂。把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寓于喜闻乐见的活动是有效的做法。我们与社会各界配合在青少年中联合开展了“继承革命传统、扬起人生风帆”“老少同乐共筑中国梦”“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好书伴我成长”“少儿成语接龙大赛”、评选“好爸爸、好妈妈”等系列活动,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和欢迎。苏杭、王瑷丽、赵文英3位同志被全国妇联等单位评选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河西、滨海新区大港关工委等单位针对60%家庭是隔代教育未成年子女的实际,开展评选、争当“好爷爷、好奶奶,好姥爷、好姥姥”活动,践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教育理念。孔祥瑞、叶声华、赵玉宽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次走进校园向青少年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感人故事激起强烈反响。青少年学子们说,老模范朴实的语言、奉献的精神,是生动的价值观范例,激励我们踏实做人、报效祖国!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