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探微(2)

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探微(2)

二、如何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包括国家政体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两个层面的内容。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在维持特定国家政体基本制度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将现代政治和行政的一些技术、程序、机制引入国家治理的实际过程中特别是立法和决策过程中以提高国家治理的质量,同时实现国家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制度现代化和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人(政治人、行政人、公民包括企业公民等)的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有两个向度。第一个维度是,一个现代国家的治理体制,应该是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实现有效治理,这是国家能力的维度。为此需要将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或优良实践引入国家治理的具体过程中实现有效治理,增强国家治理的有效性。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干什么?为谁干事?就是要有一个负责任和受法律约束的国家,给人民一个缰绳,让人民控制住政府,使政府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官僚机构自身服务。这是民主法治的维度。为此需要将民主和法治的相关技术、程序、机制引入国家治理过程,实现民主治理,增强国家治理的正当性。民主治理有助于增强国家政权对人民和社会的责任性和回应性,减少官僚集团以权谋私自我服务的腐败和特权现象;有效治理有助于增强国家政权的治理效能,减少出现失败国家和软弱政权的可能性。这两个向度缺一不可。

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准包括这样四个方面,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科学化。

民主化本身就是谁来授权,谁来监督问责的问题,能不能使人民和人民的代表真正成为授权主体,特别是让人民代表大会成为监督问责的主体,这是治理民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二是法治化。从人治走向法治,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多元行动者的合作管理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则,以规范彼此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合作管理方可持续。

第三是文明化。与过去强调统治,赤裸裸的专政,赤裸裸的暴力相比,更多强制、压制、控制相比,国家治理更多要强调服务、协商、合作、自治。

第四是科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政治与行政、政治与法律、政治与经济、咨询参谋与政治决断、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专业分工、多元协调的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治理行为趋于专业化、理性化,在专业分工和统筹协调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的高效化。

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来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展和薄弱环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