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女书记带队砸饭店 砸了谁的脸?(2)

【案例】女书记带队砸饭店 砸了谁的脸?(2)

显然,排除酒后乱性的因素,这些在饭店里野蛮打砸的官员,恐怕平日的工作作风也并非平和理性,而是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官”,认为自己就应该享受官老爷的待遇,甚至可以借着权力耍威风;即便是撒了野,只要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就没有摆不平的事,所以对那些不给自己面子的家伙,就要砸了他的脸。

有人说,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挣的。李书记借酒闹事,砸的不仅是饭店,也是中央的八项规定;不仅弄砸了自己的前程和名声,同时,也砸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砸伤了民心。

近期基层官员动手事件频频见诸报端,尽管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但根本原因却是一致的:一些官员脑海里还残存着“权大于法”的特权意识,只顾自己的利益,无视党纪国法和群众诉求。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抵制官僚作风,清除特权意识,而这依然任重道远。

乡书记带头打砸饭店,问题何其多

在禁止公款吃喝正严的当下,唐寺乡书记带着一众领导公然到饭店吃喝已是不对,怎奈还因嫌菜量少烟酒档次低,将饭店经理一顿暴打,女书记更是亲自打砸饭店,画面美到不忍直视。

很明显,以上的行为足以引起广泛的关注。随着纪委的计入,此事的真实性已毋庸置疑,相关人员撤职的撤职,降级的降级,但此事造成的不良后果,不是简单的撤职降级能解决的。

如今,中央要求公职人员转变作风的精神,正被各地如火如荼的贯彻执行着,然而,作为堂堂的一名乡书记,一身匪气带领下属对饭店打砸,乡其他公职人员的作风可见一斑。

对于之前“吃惯了山珍海味,喝惯了玉露琼浆”的乡一把手,在中央命令禁止限制公款吃喝之后,对于饭店一桌两千多元的酒菜安排甚是不满。从另外一种角度也可以看出,之前其公款吃喝的尺度是有多大。

然而,唐寺乡书记打砸饭店一事,也应该值得我们反思,为何中央三令五申禁止的四风问题和公款吃喝问题,为何仍然在一些基层反复出现?

俗语说的好“山高皇帝远”,中央下达的一些规章制度,能被基层乡镇认真贯彻的条款,又能占到百分之几?而出现这一原因的关键,除了基层公职人员本身素质问题,还因为相关的监督不到位。

众所周知,上级下达规章制度,多数都是以开会或者下发文件的形式,就算是监督,最多也只是在最初的那段时间,没有一个长效的监督机制,让这些规章制度慢慢的就沦为了一纸空文,毫无约束力。

乡书记打砸饭店,不仅损害了自身领导形象,也让政府的名誉扫地。虽说相关的监管存在不足,但更多的是要依靠公职人员自身认识的提高,自觉的意识到作为公仆的责任,自觉的进行作风转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