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党员干部要增强敬畏意识(2)

贵州:党员干部要增强敬畏意识(2)

摘要:首先领导干部自身要正,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其次选人用人要正,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四怕作风不实,干事却不成事。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干事业不是做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很多时候,有没有新面貌,有没有新气象,并不在于制定一打一打的新规划,喊出一个一个的新口号,而在于结合新的目标、把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要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不折腾、不反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五怕执纪不严,凌驾制度之上。作为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就必须做到严格执纪,敬畏制度。始终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强化组织纪律,坚决避免出现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弛的问题,防止出现“知纪不多”、“遵纪不够”、“执纪不严”等现象。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上应该尽可能减少弹性,增加刚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避免执纪时灵活性过大、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

六怕信念不牢,抵挡不住诱惑。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信念坚定,才能坚不可摧。要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以焦裕禄、文朝荣为镜,深学、细照、笃行,坚持不断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密切联系群众。如果党员干部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就不能切身感受和体验到群众的疾苦,就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就会私欲膨胀、贪图享受、奢侈淫逸,抵挡不住金钱、女色等各种诱惑。要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把党纪国法当作带电的高压线,违纪的事情不干、违法的事情不沾,克服侥幸心理,慎独、慎初、慎微、慎终。

七怕精神不足,辜负组织期望。当前,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一部分精神不振的领导干部,不仅辜负了组织的希望,更辜负了人民的期望。每一名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所需要的良好精神状态,昂扬向上、兢兢业业、奋发有为、攻坚破难。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各种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浑浑噩噩,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不因闲言碎语而分神,不为阻力干扰而退缩,坚持在不争论中发展,在不折腾中前进,在不甘落后中奋起,决不自满、决不懈怠、决不停滞。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