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字当头民为先(2)

实字当头民为先(2)

“拜师学艺”取真经

今年6月,昭山示范区启动了“拜师学艺”活动。48名“学员”向16名“老师”拜师学艺,师傅一方是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口碑好、身体状况好且自愿带徒弟的村干部、离任村干部、老党员;徒弟一方是示范区35周岁以内的青年人。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基层工作经验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熟悉村规民约、民情风俗等。为促使这项活动取得实效,区工委组织部建立了“拜师学艺”活动师徒管理档案,记录了带教情况,以便于今后总结活动经验。

“拜师学艺”活动是昭山示范区服务队伍建设和青年成长的有效途径。昭山示范区希望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发挥师傅的综合优势,引导青年干部在岗位上学习,帮助青年干部在岗位上成才,进而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工作能力强的青年干部,为建设“幸福昭山”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实事工程惠百姓

“如果没有政府救助,像我这样一个独身老倌子,这辈子肯定住不上这样宽敞舒适的房子。”昭山乡金屏村老屋组的张正明老人高兴地说。破旧的土砖房变身80多平方米的新房,让这位年近90岁的老人感动不已。

近年来,昭山示范区工管委持续将资助农村特困户建房、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据统计,2010年至今,昭山示范区先后为全区31户农村特困户建房,资助改造危房89户,资金总投入近200万元。

特困家庭住房持续改善,是昭山示范区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的一个缩影。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昭山示范区新增城镇就业1332人;围绕提高就业质量,协调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1607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5个。该区对征地农民推行即征即保政策,全额出资2.26亿元为9546名失地农民参保。在医疗保障方面,全区投入1560万元,为8453名失地农民购买了医疗保险。对被征地农民中16周岁以下人员的学习与生活也有所考虑,以人均8000元的形式发放了一次性基本生活补助费。

与物质生活同步改善的,还有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去年,全区投入600多万元进行大范围垃圾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成为该区百姓最满意的“实事工程”之一。

昭山示范区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为高峰村、黄茅村、玉屏村修建了高标准渠道;在红旗村和马安村,将400亩农田改建为蔬菜专业基地,由专业公司承包,进行蔬菜种植和菜地管理;2010年至今,800余盏太阳能路灯分别在蒿塘村、新南村、金南村、双建社区“安家”,不仅为百姓夜晚出行提供了便利,也照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与赞扬。

物质生活改善了,基层文化活动也在同步跟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步入了快车道。2013年7月,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昭山示范区与市和平小学成功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目前,昭山和平小学已经迎来了第一批学生。昭祥幼儿园正在紧张建设中。同时,昭山还在积极与省内某著名重点中学对接,并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以为民办实事为突破口,昭山示范区积极推进民生工程,为昭山人民编织出一幅喜人的民生发展图景。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