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搭建四个联动机制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搭建四个联动机制

1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动机制是实践活动中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的本质联系,是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运行体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充分搭建联动机制,形成多种联动机制协调促进的运行体系,为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机制支撑和体制保障。

搭建立足需要和目标导向的联动机制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导向,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要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共同理想来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时代同步,永葆党的生机活力。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搭建制度完善和政策保障的联动机制

制度建设是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稳定性和长效性的根本保障。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着力完善制度,用制度保证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第一,完善政治制度,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成为代表人民意志的“主渠道”,确保人大代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充分发挥其代表作用。第二,完善组织制度,加快构建党员队伍建设的“退出机制”,及时清理党内“蛀虫”“害虫”,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增强党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服好务的能力。第三,完善监督制度,构筑覆盖全面、坚实牢固的监督体系,完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尽。

政策保障作为制度完善的细化和补充,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公共政策是联系党员干部与群众的纽带,与群众的利益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要大力推动公共政策领域改革,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稳定。一方面,修订完善公共政策,畅通拓宽人民群众利益表达和诉求渠道,及时有效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创建公平规范的政策平台,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媒体资源、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性,积极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