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刻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涵
安全是国家的命脉,安全观关乎国运兴衰。国家的安全需求和安全观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当代中国安全形势和安全需求,继承发展了我们党的国家安全观,地位重要、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需要准确领会,牢牢把握。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最新成果。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国家安全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前,为适应“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和冷战时期的国际战略格局,我们党形成以“备战备荒”为核心理念的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们党逐步形成了支撑国家和平发展的新国家安全观,先后提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牢固树立综合安全的观念”等思想观点。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继承发展了我们党的国家安全观,开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新境界。
支撑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和平发展战略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来看,发展是安全的基础,通过发展让安全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这样的安全才是可靠的安全。安全是发展的条件,离开了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安宁的社会环境,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从安全与和平发展的关系来看,安全是和平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不可能有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以国家安全为基本条件的发展,安全与和平发展互促互进、互为条件,高度融合、有机统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可能影响我国和平发展的各种因素都纳入战略视野,全面总结升华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国家安全观,是为国家和平发展提供最大限度安全支撑的战略思想。
系统、开放的中国国家安全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系统体系。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关于国家安全形势,强调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关于国家安全涵盖范围,明确提出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关于国家安全体系内各要素的定位,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则方法,强调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等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会随着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的推进不断创新发展,形成更为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