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又将产生一个新威权?
到上世纪80年代,拉美又出现了亨廷顿所说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这次民主化浪潮几乎是在没有严重斗争的情况下就在短短十年中实现了从军人独裁统治到文人民主统治的过渡,破天荒第一次实现了拉美全地区的“民主化”,并在此后的20多年基本上保持了“民主政治”秩序。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霸权国家改变政策,由原来的支持军人独裁统治改变为强行要求拉美国家实行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相适应的政治自由化;二是在军人独裁统治时期备受压制和迫害的知识分子迫切要求民主;三是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军人独裁政权束手无策,丧失了统治能力。总之,这是一场在国外压力下发生的民主化运动,是霸权国家“民主输出”的产物。
那么,在这次民主化浪潮中,是不是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就已经取得胜利了呢?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由于拉美这次的民主化进程是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复兴的,是在执行“华盛顿共识”所要求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该政策将前半个世纪拉美民主运动所挣得的一点点权利和福利取消殆尽)的进程中推进的,它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冲突的激化和政治的动荡。所以,拉美各国“民主政府”尽管受美洲国家组织的约束而基本维持着“民主”秩序,但它很不巩固。其次,在这次民主化浪潮中所建立的民主政权,也不是什么美国式的自由民主政权,而是许多政治观察家所说的“新民主”政权。所谓“新民主”就是“塑造中的民主”,其中包括 “委任制民主”、“协议民主”、“大众民主”、“社会民主”、“自由主义民主” 等等,它们 “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再次,兴起于上世纪中期的民众主义政权尽管遭到残酷镇压,但人民民主主义的发展趋势依然不减。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冲突和日益动荡的政治,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重新发挥国家的社会指导者和领导者的作用”,使得民众主义思潮在沉寂了一段时期之后又再度兴起,一批新的温和的或激进的民众主义者又以新的姿态出现在拉美的政治舞台。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厄瓜多尔的科雷亚、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等。最后,按亨廷顿的说法,第三次民主化浪潮还没有完成,只能算是半个浪潮,最后会不会落个同上两个浪潮一样的结局,现在还说不准,很有可能还会出现一个新的威权主义浪潮。所以,拉美的第三次民主化浪潮显然也不是政治西化成功的范例。
总之,通过上述对拉美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迄今为止,拉美的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已经经历了从自由民主到专制独裁的两个半周期的周期性交替;长达200年之久的拉丁美洲政治民主化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政治西化在拉美屡试屡败的历史,证明西方霸权国家的自由民主制度并不适用于第三世界国家。关于这一点,拉美独立革命的伟大领袖西蒙·玻利瓦尔早在差不多两个世纪之前就已经看得很清楚,当时他就指出,美国“是上帝委派来以自由的名义折磨美洲、给美洲带来无限痛苦的”国家,他告诫拉美独立革命的领导人“决不能有抄袭美国制度的任何企图”,他甚至说,在拉丁美洲,“与其采用美国的政府形式,还不如采用古兰经所说的政府形式,尽管前者是地球上最好的政府形式”。玻利瓦尔的这种政治眼光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