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利剑”祛除“四风”顽疾
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突出问题,我市出重拳、用重典、标本兼治、祛邪扶正,推动作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给文山会海“减负”。据初步统计,较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前,我市各地各部门压缩各类会议2345个,下降21.6%;压缩文件7808份,下降14%;压缩评比达标表彰活动155个,下降37%;减少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588个,下降38.4%;减少“一票否决”10个,下降9.3%。
给“马上就办”提速。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市各级各部门传承弘扬“马上就办”优良传统,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据统计,各级各部门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19个,审批事项减少12.7%;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4个,下放比例3%;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238起329人;查处在项目审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等工作中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问题7起8人。县(市)区(含高新区)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13个,乡镇(街道)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170个,村(社区)建立健全便民服务中心2573个;公开和简化办事程序的单位有819个,占所有单位的42.6%;查处办事刁难群众典型案例4个,涉及人数10人。
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说“不”。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问题15个,涉及人数32人;查处公款大吃大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2个,涉及人数8人。
大力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新建滥建楼堂馆所。全市各级各部门清理清退公车654部,调整清理超标办公用房面积58523.82平方米,全市无出现新建滥建楼堂馆所现象。
大幅压缩“三公”经费开支。各级各部门压缩“三公”经费9945.85万元,缩减23.4%;减少因公临时出国(境)160批次,涉及人数250人。
及时制止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行为。各地各部门严查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查处处级干部5人、科级及以下干部165人。
关停公园内的高档会所,禁止党员干部违规出入会所。全市应关停的会所数量8个,已经关停数量8个,目前未发现党员干部违规出入会所问题。全市各级党政机关自建培训中心16个,目前未发现培训中心腐败浪费问题。
大力整治吃“空饷”问题。全市共清理“吃空饷”人数261人。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的人数有57人,涉及金额19.7万元;查处收“红包”及购物卡的人数有10人,涉及金额24.3万元。
强基固本,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市共摸排出502个各领域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市各级支持村发展项目243个,扶持村建设发展资金2974万元。目前全市50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基本完成整顿。
公款消费的“虚火”降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好办了;一些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强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老百姓能够感受到的党风政风的显著变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