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深化从严治党规律认识(7)

天津:巩固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深化从严治党规律认识(7)

摘要:编者按 近日,天津市社科理论界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现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刊发。

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杨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的重要论断,强调了依靠人民对于管党治党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历来认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执政基础。革命是这样,建设和改革是这样,管党治党也是这样。过去我们谈到依靠人民群众时,比较多的是指我们所从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事业,至于管党治党,总认为是党内的事,与群众关系不那么大,因而不常强调依靠群众。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依靠人民管党治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运用于党的自身建设,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人民,以更加宽敞的胸襟倾听人民的声音,才能更加贴近人民,更加密切党与人民的关系,也才能更有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人民群众完全可以而且也有权监督执政党,依靠人民群众管党治党的主要途径就是让人民群众行使对党的监督权。毛泽东在1945年与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谈话中就指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是走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途径。邓小平1957年4月在作《共产党要接受监督》的讲话中,也指出“要扩大群众对党的监督,对党员的监督”,等等,都特别强调了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的重要和必要。

发挥人民监督作用:

一是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的表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对党员和干部的情况最了解,群众的意见是最好的镜子。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的行为、表现和政绩怎样,只有让群众掌握了评判权,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偏向。群众评判党组织、党员和干部表现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近些年来,一些党组织创造的民主评议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的制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好制度,应该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完善。

二是要疏通群众监督渠道,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形成群众监督机制。不少群众有参与监督的强烈愿望,但我们在许多方面还缺乏畅通的表达渠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群众有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要创造条件、开辟渠道、搭建平台,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而且能够当着很多人的面也能讲出心里话。大力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群众的眼睛才能真正亮起来。要使群众监督的各项制度形成严密网络,形成有效机制,开启自动运行的全天候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

三是领导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领导心胸宽则言路通,气量窄则言路塞。干部是否能够听取不同意见、自觉接受监督,对于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是必不缺少的,并不是说强调健全监督制度,就不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了。制度需要人来贯彻执行,不认真执行制度,甚至有意破坏制度,制度就贯彻不下去。领导重视,大家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强,监督制度才能顺利落实。这就需要经常教育各级干部增强被监督意识,树立被监督是义务的观念。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