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让联系基层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四川:让联系基层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摘要:做好基层联系工作,要增进群众感情,躬身入农家,服务到基层,用广大干部的身板架起同心桥,用各级干部的脚板走出鱼水情,真正与群众建立起亲密无间、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

甘孜藏区以群众工作全覆盖、“挂包帮”活动等为载体的基层联系方式,构建起一张“大联系”工作网络,实现了对乡村、学校、寺庙、重点民营企业以及老干部、优秀人才、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联系全覆盖,让联系基层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一条服务的渠道,让服务群众成为一种工作常态、一种行为自觉。

联系就是学习调研。做好基层联系工作,要端正学习态度,将学习调研贯穿于联系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潜心向基层学方法、向一线学经验、向群众学实践,熟悉和掌握基层情况,切实增强服务本领;要找准调研方向,紧扣工作大局,聚焦联系对象的需求、行业领域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围绕现实困难和特殊矛盾进行调研论证。

联系就是指导实践。做好基层联系工作,要指导决策落地,准确把握形势要求,指导联系县乡和行业部门将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具化为落实方案和推进措施,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要善于把脉听诊,综合研判具体情况,帮助联系县乡把大势、指方向、明思路、定目标,帮助学校企业聚焦点、抓重点、破难点、推亮点,帮助专技人才搭平台、寻支持、优环境、搞服务,帮助农牧民群众和寺庙僧尼想办法、出主意、支实招、办实事,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能力。

联系就是责任落地。做好基层联系工作,要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摒弃联系工作是“课外作业”的错误思想,将其视作落实党委政府决策、塑造部门形象、维护群众利益的政治责任,不断养成勇于干事创业、自觉为民务实的行为习惯;要强化担当意识,切实履行联系职责,力促各项工作主体责任落地,做到发现问题不隐藏、正视矛盾不推诿、面对困难不回避、破解难题不退缩,坚决防止发生“为官不为”等现象。

联系就是改进作风。做好基层联系工作,要以群众期盼为导向,坚决整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关作风陋习,变群众登门为干部上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向懒政宣战、向惰政问责,力求服务走在前、作风改得实,切实树立各级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处着想,“细”处入手,“实”处发力,倾情倾力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以更加主动、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取信于民,不断增强联系基层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