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2)

保持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2)

二、中国共产党有过骄傲即失败的惨痛教训,也有过克服骄傲情绪后转败为胜的成功经验,这是党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的内在动力。

首先是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党当时还比较幼稚,再加上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致使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在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倒,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擦干净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再度出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随后是三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教训。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三支主力部队,开创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等革命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多次击败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但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下,致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最终赢得了长征的胜利。

毛泽东在1944年4月12日《学习和时局》的讲话中,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教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七年上半年。那时北伐军到了武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忘记了国民党将要袭击我们。结果犯了陈独秀路线的错误,使这次革命归于失败。第二次是在一九三○年。红军利用蒋冯阎大战的条件,打了一些胜仗,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李立三路线的错误,也使革命力量遭到一些损失。第三次是在一九三一年。红军打破了第三次‘围剿’,接着全国人民在日本进攻面前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运动,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更严重的路线错误,使辛苦地聚集起来的革命力量损失了百分之九十左右。第四次是在一九三八年。抗战起来了,统一战线建立了,又有一些同志骄傲起来,自以为了不得,结果犯了和陈独秀路线有某些相似的错误。这一次,又使得受这些同志的错误思想影响最大的那些地方的革命工作,遭到了很大的损失。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

然而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又发生了因骄傲大意而发生决策错误、指导错误的问题。这就是“大跃进”的严重失误。毛泽东同志发动“大跃进”的主观愿望,是要抓住相对和平的国际形势带来的和平建设机遇,多快好省地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迅速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然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结果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反而招致三年严重困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对经济发展规律和基本国情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这就说明,历史经验值得重视,值得认真总结。但是,即使是总结了历史经验,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但稍有疏忽,稍有松懈,仍然会重蹈历史覆辙,重犯历史性错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不但牢记了“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也记取了骄傲自满、急于求成的历史教训,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出新局面。我们党在每次党的代表大会上,都始终重申高举旗帜、坚持道路的问题,都始终强调力戒骄傲、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可以说,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已成为高举旗帜、坚持道路不可或缺的精神状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倍加珍惜、努力弘扬。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