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8提融资问题释放什么信号? (2)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8提融资问题释放什么信号? (2)

——10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会议指出,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与其他简政放权措施形成组合拳,以改革举措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和市场壁垒,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投资环境,使投资者在平等竞争中获取合理收益,有利于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潜力,改善当前投资动力不足的状况,稳定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11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以促进创新创业、带动群众收入提高。

国务院常务会议如此密集提及融资问题的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遭遇挑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而前述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国家高度重视企业融资问题,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分析说。

刘俏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4%,要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32个月同比下降,反映出企业投资信心信不足;当前地方政府由于地方债的问题,在财政支出方面也没有太大的空间。因此要通过缓解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11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后,央行宣布从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刘俏认为,降低利率,房地产行业会是明显受益行业,房企融资成本降低,居民购房利率降低有利于刺激购房意愿,在这过程中应防止房价调控出现反复。除此之外,降息对A股市场是利好消息,对地方政府通过发债方式融资也带来一定的便利,同时对实体经济向好有一定的帮助。

“中小企业本来就难以从常规渠道融资,虽然国家下大力气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效果很有限,难以传导到中小企业。”刘俏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个全球性问题,在中国尤为突出,银行更多的偏爱大型企业,然而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企业投资意愿不足,而中小企业有较强烈的投资意愿却难以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刘俏认为应当进一步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如推进利率市场化、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鼓励更多金融业态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