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是腐败的温床

人脉是腐败的温床

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熟人好办事”,中国自古即是“熟人”社会。因为熟悉,彼此了解,相互信任,故可以免去许多环节、越过许多绕绕弯弯径直成事,这对人与人的交往而言,本无可厚非。

但作为公务人员,靠“熟人”办事,弊端甚多。原本正常的公务往来,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私人交往;原本需要按正常程序审批的事项,这时一路放行,甚至精简程序,“公事私了”;发展到最后,个人需要办的事,也以“公务往来”的名义,径直成事,“私事公了”。

这正是将人与人之间“熟人好办事”、“人情世故”理论嫁接到了公务活动中,规章制度被忽视,甚至成为一纸空文。这样做的结果是个人必定受益,单位倒不一定获利,因为从长远看,“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单位迟早要为个人之获利埋单,付出沉重的代价。

仔细分析,这类公务交往中不按规矩出牌、“径直成事”的背后是所谓“官员人脉”,而“官员人脉”的背后往往是腐败。

官员,因为身处不同位置,掌握着大小不等的权力,也就拥有了各类资源。这些资源,在一定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之下、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本是用以为社会服务、为公众谋利的,是一种公权力,但若视为己有,将其用作进一步发展个人人脉的基础,便成了权为己用、利为己谋。当然,径直将这些公权力用于谋取一己之私利,一般较为直接、简单、明显,较易被发觉、查出,群众监督起来也很容易。

但如果将这些公权力作为个人手上掌握的资源用以交换,特别是公权力之间的交换,结果便大不一样。因为从表面上看,这是“公对公”,我的资源是在为对方办公事,对方的资源是在为我办公事,而实际演绎的,却是鱼龙混杂,由“公对公”发展至“公对私”、“私对公”,再到“私对私”,步步升级,真假难分,公私莫辨。

这就是所谓“官员人脉”发展的大致轨迹:前者可谓“静脉”,是静态的;后者则是“动脉”,乃动态的;前者发觉、监督起来比较容易,后者则要隐秘、“保险”得多了,一般旁人很难发觉,监督起来当然就更难。

“官员人脉”,会按照由“静”至“动”、由点到线的规律发展,而危害最大的,则是由线到面。一旦更大群体的官员之间,将各自的“人脉”资源互相交换,形成“群脉”、“裙带”关系,乃至于“官员人脉”之垄断,其危害将由个体扩展到群体、局部发展到全局,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毒害社会肌体健康的大毒瘤,可谓祸莫大焉!《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便是这种“官员人脉”发展到“群脉”、“裙带”阶段的典型。

“熟人”社会看重的是“关系”,而不少官员行事拼的却是“人脉”。有了“人脉”,速度自然快,力度自然大,效率自然高,但这背后暗含的隐忧却是无穷的。2014年国家发改委“坍塌式”系列腐败案的背后,就是涉案官员在所谓“人脉资源”、“公对公”幌子的掩护下,我给你项目、资金,你给我钱财、好处,彼此心照不宣,长期共同受贿,形成窝案串案。更有甚者,中央网信办某副局级干部在被查处时,还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

人脉对一个官员的前途和命运如此重要,一些官员自然会利用各种机会构建自己的人脉、发展自己的人脉,而一些动辄数十万元学费的培训班也因此而畸变成某些官员打造人脉圈的“名利场”与“资源聚集地”。据《京华时报》报道,一些高校的高级工商管理培训本来面对的是工商界人士,但现在,不少学员都是政府官员,因为参加培训班的都是政界、商界精英,入学即成“同学”,毕业即是“校友”,这都是人脉,是含金量极高的资源。有了这种人脉资源打基础,有了这些政商利益错综的利益集团和朋友圈,想不升官都难,想不发财都不行,想不成事都不可以,这也就是一些官员愿意花66.8万元参加北京大学“后EMBA”培训班的原因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