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潘旭涛
上海自贸区
屠知力摄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刘道伟绘
开栏的话: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开放倒逼改革”的逻辑,在过去30多年中屡屡得到验证。在全面深改年代,这种逻辑同样适用,并在从上到下各个层面的改革中,展示出了全方位的影响。
本报从国家、地方、部门、行业等四大方面,对这一逻辑进行深入探讨。无论宏观层面还是行业层面,我们看到,开放都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推动改革。
开放倒逼改革,并不是什么新鲜说法,却不断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无论是在作为“压力测试平台”的上海自贸区,还是跨度极广的“一带一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年代,中国开放都发挥着引擎的作用,强力推动改革向纵深挺进。
随着又一波“开放倒逼改革”高潮的来临,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地紧密,需要面对的挑战也比以往更为细腻而具体。如何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对接,如何实现中国与各国更为良性的互动,都需要将开放所带来的冲击,转化成深化改革的成效。
中国开放效果如何?也许未来,要由改革成果说了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