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或不生”是个选择题

“生或不生”是个选择题

随着二胎政策出台,现在朋友圈里最热闹的话题就是“生或不生”。“一个孩子太可怜了,没有伴玩,是否要生二胎,让孩子能有个弟弟或是妹妹,但一个小孩抚养成本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再有二胎更养不起啊”,这样的徘徊声音已经成为社会一个热点问题。

其实,我们拓宽眼界来看,二胎生还是不生不仅反映了大多家庭的生育观念,更是折射出人们的社会焦虑。奶粉贵、看病贵、择校贵、买房贵,二胎反映的不是生不生的问题,或是政策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直接考验着整个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就政策而言,二胎政策当然好,大层面讲有利于改善人口劳动力结构,能缓解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能减少“失独”风险。但作为小家庭而言,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能否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和优质教育资源,能否让二孩同等享受一孩的福利。

生或不生是个选择题,能不能养,就上升到社会制度层面问题了,如果我们能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能实现少有所养,老有所依,读得起书,看得起病,住得上好房,那么人们担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健全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妇幼保健资源,优化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进一步加强基础保障设施建设等等,才能更好的把“生或不生”的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选择题。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