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屡触红线为哪般

高校老师屡触红线为哪般

最近一段时间,北大副教授因性侵学生被开除党籍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在继厦大事件之后又一高校老师出现所谓的作风问题被关注,本应当纯洁的师生关系却开始变了味着实让我们感到惊讶和叹息。涉事老师都以学生自愿为借口,但是这种挡箭牌实在是让人觉得有点好笑,不论这个问题的始源是如何,但老师毕竟是传授知识的解惑者,而非其他方面的解惑者。

2014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印发了《关于建立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对高校教师划出了七条“师德红线”,其中包括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如违犯“红七条”,可将给予最高至解聘或开除的处罚。但是仍旧有爆出各种各样有关老师“触线”的新闻,不知是学校落实不到位还是老师对此并不以为然,但是屡屡发生这种本不应当发生的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各种理由都是借口,为师不尊才是真正本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目前对于老师的考核机制存在问题。在如今学术当道的时代,高校的老师都被逼迫成为“学术帝”,有关升迁和评职称也与此直接挂钩,高校这一圣地似乎也被名利搅的不再单纯了,由此很多老师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再由于高校老师的引进都只是用学历和学术说话,对于其为人或作风等问题并没有过多看重,这也就为发生这种问题埋下隐患。

鉴于当下这种现状,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引进体制是比较关键的,以前的那种高薪聘请和单方面的考察模式亟待改善,建立每个老师自身诚信档案和关系档案,每年都进行一个考核,采用无记名投票和约谈的方式进行,一旦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扼制并给予一定的处分,以防出现更严重的问题。这种监督体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主要靠的还是教师的自我监督,不要偏离正轨才是正法。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