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当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这对于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
作为人才后学培养和文明文化传承的主阵地,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价值引领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建设中地位突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因为,一方面高等教育决定青年一代价值观的基本走向。价值观是一个人对道德价值取向、人际关系处理、是非曲直的判断、真善美的认知以及对荣辱廉耻的界定。高等教育给学生注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决定了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习、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人类社会所累积形成的文明、文化、价值、准则传授给大学生一代,使文明得以传播、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在传承中创新,从而不断促进人类思想的进步、持续推动社会的发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高校具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研究和传播的义务和责任。同时,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研究,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教育、传承和构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