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目前,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凸显时期,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冲击和侵蚀着高校大学师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给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尤其高校校园里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系统的培育和成型时期,其本身鉴别力不高,多元化社会思潮的传播和蔓延,必将给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高校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让广大师生科学地区分、辨别、并有效抵制种种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核本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所以,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文化思潮,并探索其有效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这对于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皆具有重要意义。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教各环节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既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尤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非常必要、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必须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全局高度来深化认识、切实做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要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明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原则。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必须从当前高校的具体情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自觉遵循意识形态建设和教育的规律以及高校教育本身的规律,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践行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系统教育与全员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