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7月8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同志强调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这对于领导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治理经济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治理经济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把握和遵循上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治理能力。经济治理能力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少走弯路,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从国家层面而言,经济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把握经济发展趋势、认识和遵循经济规律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持续快速发展,就是因为我们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计划经济体制之所以被淘汰,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容易违背经济规律。在人们知识有限和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计划经济夸大人们的认知能力,用行政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最终导致经济低效。应当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例如,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了产能过剩和经济波动;又如,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在认识、把握和遵循经济规律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经济治理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