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平:提高按经济规律治理经济的能力(3)

李义平:提高按经济规律治理经济的能力(3)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论述

用好政治经济学,完善符合经济规律的制度安排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同样,提高经济治理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制度保障。完善制度,使制度安排符合经济规律,就要用好政治经济学。

只有遵循经济规律,才能提高治理经济的能力。然而实践证明,仅仅有主观愿望并不能保证对规律的遵循。当人们发现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效时,曾经试图通过自觉利用价值规律加以解决,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样的努力只能以失败告终。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明,我们必须以相应的制度安排来保证在经济治理中遵循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遵循规律治理经济提供了体制基础,也提供了相应制度安排。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2014年5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就是通过科学的市场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在市场经济下,分散的市场主体无力左右经济大势,不可能为所欲为,只能顺应市场,在市场价格的引导下,根据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来安排经济活动,并由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就实现了对经济规律的自觉遵循。可见,在市场经济中,规律是强大的、处于支配地位的。对此,马克思生动地写道:“在交换者看来,他们本身的社会运动具有物的运动形式。不是他们控制这一运动,而是他们受这一运动控制……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好的制度安排可以使人们的行为更为理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我国改革发展实践表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治理中更好遵循经济规律。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政府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合理边界内,维护而不是破坏市场竞争规则,才能为遵循经济规律创造基本制度条件。而政府在职能范围内把握大势、制定战略,其决策就会更容易遵循经济规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有机结合的,互相难以替代,它们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充分发挥作用,就能实现经济治理科学化,推动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