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曰:“修身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往今来,有才无德的例子不胜枚举,古有商纣王,隋炀帝杨广,今有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官,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只知道利用手中的权力索取,而忘了“修身”,贪图享乐,机关算尽,其结果小则亡身,大则亡国。这些有才无德之人,既可恨,又可惜。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侵袭与冲击,一些旧的思想体系遭到破坏,而新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少数极端分子价值观念混乱、行为异常不说,甚至有的党员干部也随波逐流,工作消极,思想堕落,丧失了立场,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给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要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有了坚定的理想,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的评论道明了“德”的重要性,作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治国”是天职,但也不能忘了“修身”,在治国理政的同时,也要完善道德,切勿因为失了“德”而成为人民的罪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