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桃源县据说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创作原型,曾经山清水秀,物产丰饶,但如今,高污染项目的引进使得当地生态涂炭,村庄被工业废渣环绕,树木成批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十多个村民先后得了癌症死去,还有很多人身体虚弱,全身酸疼无力,却查不出什么病来。
“世外桃源”千疮百孔,人们不禁要问,高污染项目何以会引入这片净土?
当地官方称,他们现在很重视治污,对于遭污染戕害的农民,也给予了补偿。可是,再怎么治污,能还原本来的绿水青山吗?给再多的钱,能让受污染摧残的人们恢复健康,让患癌死亡者复生吗?这些善后的措施,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弄清是谁把高污染项目引入“世外桃源”,对决策官员追责。
环保教训太多太多。每一次环境污染事件都令人警醒,每一个癌症村都让人痛心。面对癌症村的沉重现实,仅有“临时抱佛脚”的“亡羊补牢”式监管远远不够,单纯责备环保部门“猫不抓鼠”也有失公允。相对于庞大的政绩利益而言,要让环保问题真正受到重视,就要提高环保部门的地位,改变环保部门受制于地方政府的尴尬局面,痛下决心改革政绩评价体系,落实环境污染问责制度,用法律制度的力量铲除拿环境换GDP的现实“土壤”,让村民回到他们世代生息的生态家园。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