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网友“高茜茜茜”发微博称:“冷水洗身,父母太残忍了,可怜的娃娃。”微博中,这名网友还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一名中年男子将看起来年约1岁、没有穿衣服的男婴,放在花园的水龙头下洗澡。娃娃的母亲罗春说,给娃娃洗冷水澡,是一种锻炼娃娃的方式。(12月22日《成都商报》)
于此刻,孩子完全成了大人的试验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向龙表示,这样的育儿方式太过于极端,且有危险,不建议这样做。应当说,这样的观点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网友们认为的“残忍”,自然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的冷暖需要家长去体验,若是家长自己都害怕冷水的刺骨,就不应当拿孩子作为实验;二是这完全超过了常规的方式方法,极端的做法所带来的风险,也会让人对其初衷和目的同时产生怀疑。
“狼性”教育近年来屡被冲击,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一方面是国人体质的每况愈下,“温室中的花朵”,使得孩子从身体到心理素质,呈现出全面的下滑。另一方面则是近邻的日韩,则以“狼性”教育而塑造全民健康的体魄,这其间尤其做到了“从娃娃抓起”。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和听到,冬天无论多冷,日本幼儿园的孩子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日本妈妈常说:“是啊,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
于是,对于这种做法,国人似乎处于十分纠结的状态。对于“冷水洗身”式做法,每个人的立场并不完全一样,有基本无法认可的,始终认为这样的方式太过极端和残忍;也有基于效果对做法认同者,比如“没有生病”就是最好的验证;也有拿国外例子的全力支持者,比如有人举例说,自己小区里住的一户外国人,他们的小孩子秋天的时候还只穿条小内裤,然后一大早自己在阳台上的水槽边打开水龙头自己用手接了凉水往自己身上拍。
然而很多时候,有图未必就有真相。长期居住在日本的国内教育专家指出,日本孩子冬天穿得少,其实有着客观的气候和社会环境因素。一方面日本很少有极寒天气,普遍都在零度以上;另一方面,社会环境设施的完备,使得日本的各种室内可以达到“四季如春”的程度。还有就是孩子穿的短衣短裤中具有保暖性,再加上其长期以来注重的素质教育,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穿衣少”的状态。
美国孩子不留作业,日本孩子冬天穿短裤,芬兰大学不许排名……每一个国家总是以不同的形态呈现,从而可以成为坐标让我们不断的参照。“冷水洗身”式锻炼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每一个教育体系的形成,都跟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紧密结合,如果照抄照搬就可能适得其反。
“冷水洗身”式锻炼并不是想当然的随便实施,其背后有着科学方法和健全的保障所支撑,同时全民的认可也使之形成了一脉相承的理念,并固化成自有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性。相反,若是不计区别和不较内情的照抄照搬,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教育的误区,并因为手段的极端化和不科学,而造成对孩子的真正伤害。或许,建立理性而具有包容度的共识,才是“冷水洗身”式锻炼所引发的反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