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丰收之年

中国外交丰收之年

12月24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出席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主办的201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盘点2014:中国外交丰收之年》的演讲,对一年来的中国外交成就进行全面总结——

2014年,世界形势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一轮动荡不安。地区冲突交织迸发,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际秩序加速演变。总的看,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更加突出,合作与变革的呼声更加高涨,建立利益与命运共同体的诉求更加强烈。

纵观2014年中国外交,我们积极探索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进程,积极开展与世界各主要方向友好交往,积极推动各种地区热点的和平解决,积极为国内发展服务并创造良好环境。在去年外交成功开局基础上,又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进展。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中国理念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实践创新,继去年提出中国梦、坚持贯彻正确义利观、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之后,今年又相继推出新的理念。

一是提出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习近平主席的这一重要论述,是对迄今有关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各个具体方向外交理论创新成果的融会贯通,是对我国一贯坚持的平等互利、开放共赢外交理念的丰富发展,也是对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关系学说的创新超越。

二是提出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这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还提出另一个重大外交理念,就是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构建伙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个特色。以结盟对抗为标志的冷战终结后,我们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开始探索走出一条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截至目前,我国已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基本覆盖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重要地区。习近平主席此次明确提出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是对过去2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践的提炼和概括,使我们关于构建伙伴关系的思路更有战略高度,更具全球视野。

三是提出构建亚太梦。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亚太梦并系统深入阐述其内涵,指出亚太梦的精神内核是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根本目的是实现亚太地区的繁荣发展,引领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为人类社会的福祉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主席通过北京APEC会议,鲜明提出亚太梦理念,推出建设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四点构想,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各方关切,引领了区域合作方向,在亚太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提出亚洲安全观。在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有关内容为各方所接受并写入上海宣言。亚洲安全观的提出,是我国总体安全观的对外延伸,进一步丰富了总体安全观的基本内涵,扩大了中国安全理念的国际影响,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念。

上述新理念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外交理论创新成果既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进一步清晰勾勒出我国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外交的战略思考轮廓,为当代国际关系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