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实时拥挤指数将发布
周正宇在周日凌晨的轨道交通联网收费系统新票价参数导切过程中告诉记者,希望可以打造“门对门”的公共交通服务,缩短整个出行时间,而不是单纯提升某种公共出行方式的吸引力。
打个比方,市民目前出家门需要步行到公交车站,今后小区门口将设立公共自行车系统,并施划完整的慢行道系统,市民去公交车站的时间就有可能缩短。公交车与地铁换乘距离也将缩短,比如建立更合理的换乘场站等。2015年,多条地铁线路将缩短发车间隔,其中包括地铁10号线和5号线。
一些科技化的出行引导措施将实施。比如本市将发布轨道交通实时拥挤指数,像是预报路况一样告知乘客目前各地铁站的拥挤程度,引导更多人主动躲避拥挤。
目前,每个工作日早高峰北京地铁有56座车站需要常规限流,随着4条新线投入运营,预计6号线和14号线东段可能会新增限流车站。不过这些车站客流的高峰时段并不完全一样。今后,市民可以通过查询地铁站里的实时状态选择是否绕行。
2015年地铁将再通27公里
2015年,本市将开通的新线包括14号线中段和昌平线二期,总里程约27公里。其中,14号线中段将在金台路继续向南到工业大学,再向西到北京南站,可以和1号线、7号线、10号线、4号线实现换乘,改善本市东南部的交通状况,缓解地铁10号线的客流压力。而昌平线二期则将进入到昌平城里直达十三陵景区,实现昌平线的全线通车。
“未来几年,加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建设成为重头戏。” 轨道建设公司总经理丁树奎透露,目前,本市还有130公里轨道交通在建,其中包括6号线三期、8号线三期、16号线、燕房线、西郊有轨电车和S1线磁悬浮。如果审批顺利,新机场线、3号线、12号线、17号线也能够在明年开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