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同化异 共创繁荣(2)

聚同化异 共创繁荣(2)

——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谈亚洲形势和热点问题

问:2014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时紧时缓,引起外界高度关注。请问你怎么看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根源,有关各方应为缓解局势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实现东北亚长治久安?

答:多年来,朝鲜半岛局势起起伏伏,有关各方关系盘根错节,朝鲜半岛核问题不时突出,严重影响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和平、安全与发展。半岛局势紧张的根源在于冷战残余和有关方之间严重缺乏互信,只有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互信,全面均衡解决各方关切,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4年,半岛局势总体维持相对缓和局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岛未发生大的紧张事态,有关各方的外交互动也在增多。中方对一切有助于缓和半岛紧张,有助于和平解决核问题的努力都表示欢迎和支持,反对任何一方采取威胁或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

中方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定的。我们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我们认为,实现半岛无核化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中方始终秉持公道立场,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做有关方工作,敦促各方显示诚意、积累互信,共同努力,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大局。

六方会谈是推动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现实有效途径。当前重启六方会谈面临不少困难,有关各方应积极进行接触对话,进一步显示灵活,相向而行,为重启六方会谈创造有利条件。

从长远看,为实现半岛和东北亚地区长治久安,有关各方应坚持不懈推动双多边对话,努力争取有关国家关系正常化。同时,也应积极拓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地区国家共同发展,深化各方互信,为解决政治安全难题积累条件。

问:亚洲海上紧张态势不时升温,同时有关国家的海上合作也在发展。你怎么看待周边海上局势,怎么把握处理争议和促进合作的关系?

答:亚洲的海上争端问题十分复杂,多为历史遗留问题,不仅关系到有关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对外关系,还牵动民族感情,涉及域外因素。中方一贯主张,由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分歧,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应努力维护海上稳定,推进资源共同开发,为争议解决创造条件和氛围。

2014年,中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和海洋权益,对有关国家的海上挑衅行为作出必要反应。同时,我们始终保持冷静克制,加强危机管控,与有关方共同努力,维护周边海上大局稳定。在东海方向,中国和日本围绕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举行多轮外交磋商,达成包括钓鱼岛问题在内的四点原则共识。在南海方向,中国与东盟国家明确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即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中国和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同意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并就第一份共识文件达成了一致。中方以建设性态度推进海洋合作,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国签署双边海洋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协议,开展了多领域海上合作。

2015年是“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将举办海洋合作论坛,加强海上执法机构间对话合作,实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积极推动建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中方愿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同日方共同推进中日涉海问题磋商,逐步建立管控海空局势的机制性安排,深化海洋合作。

必须指出的是,谋求对话、搁置争议、推进合作不是中方一家的事情,有关国家都应作出自己的努力。中方期待着有关国家同中方相向而行,建设性处理有关争议,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国-东盟合作深入发展。2015年将迎来东盟共同体建成元年。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中国在促进东亚合作和区域一体化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理相近,人文相亲,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中国始终视东南亚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2014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继续在较高水平上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我们同印尼佐科新政府、泰国巴育新政府及时对接,实现双边关系平稳过渡和继续发展。我们与东帝汶建立睦邻友好、互信互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与马来西亚举行建交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2014年1-9月,中国-东盟国家贸易额达3462.5亿美元,同比增长7.4%。文化、教育、公共卫生、旅游等领域合作不断拓展。

中国-东盟(10+1)合作是东亚合作的引领者。中国对东盟有“三个第一”、“三个支持”。即第一个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东盟对话伙伴国,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国家。中国一贯支持东盟的团结合作,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和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2014年中国-东盟启动自贸区升级版谈判,成功举办文化交流年,中国和东盟十国均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中国还积极参与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框架下合作,为促进地区一体化发挥积极作用。在2014年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推进商签“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探讨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对话合作机制等倡议,并宣布将为东盟共同体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关系潜力巨大,合作条件优越。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东盟即将建成共同体,双方在市场、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中国将继续在东南亚践行亲诚惠容理念,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着力落实重大合作倡议,以同缅甸、印尼、越南、泰国、新加坡等建交纪念活动为契机深化睦邻友好。中方愿与201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和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新加坡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